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芜湖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记忆中的老芜湖,原来芜湖有这么多的老建筑

2023/1/21 13:53:01发布155次查看
芜湖过江火车轮渡
曾是中国内河唯一一个火车轮渡。解放前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,往来的火车、汽车和行人全靠轮渡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7年10月,武汉长江大桥率先建成通车,武汉火车轮渡停摆,芜湖火车轮渡码头就是从武汉搬建的。1968年8月,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南京火车轮渡停摆。从此以后,芜湖火车轮渡就成了万里长江,也是中国内河上唯一的一个火车轮渡了。
芜湖过江火车轮渡通车典礼
1958年,随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武汉火车轮渡整体搬建至芜湖。起初芜湖的码头较简易,运力也不大,一条船只能运送12节左右的车厢。到了80年代时,码头进行扩建,渡轮上的两股轨道也变成了三股道,船的长度有130多米,宽17米多,运力大大增加。一艘渡轮,可以拉载27节车厢。
当时的火车轮渡,主要运送是货物列车,从皖南山区运出的木材、毛竹等,过江销往北方;从淮北、淮南来的煤炭,过江销往南方,也不乏一些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等。其中,有约1年的时间,从合肥开往厦门的旅客列车也途径轮渡,但后来被取消。最多的时候,芜湖轮渡码头有5艘渡轮,分别为北京号、上海号、江苏号、金陵号和芜湖号,但一般只开动2条渡轮,其余的备用。
最后一趟芜湖过江火车轮渡
自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通车以来,运行了40余载的芜湖火车轮渡退出历史舞台。
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通车之前,火车越过长江天堑都要通过火车轮渡,每年汛期长江水位上涨,为了防止江水淹没铁轨,设计者给它装上了机械提升装置,可以随着江水的涨落自动上升或下降,如今它已经锈迹斑斑,但是仍然坚守在长江边,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城市记忆和战备火车轮渡。
如今的轮渡码头旧址
五一广场大转盘
芜湖标志性建筑之一,已经存在20多年的五一广场大转盘,于2009年2月28日起拆除 。五一广场的风帆雕塑是许多芜湖人的美好记忆。现在芜湖一中教书的苗小平那时还在读小学,当时他住在官陡,远离芜湖城区,“那时五一广场就是市中心,旁边有赭山公园,每次来市里,我们只要看到了那个雕塑,就大喊‘到了,到市里了。”
芜湖古城
“芜湖古城”位于芜湖市东南部,地处镜湖区环城北路、环城东路、沿河路、九华中路围合的区域,面积约30公顷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以徽商文化为主、多种文化汇交,以及悠久的历史积淀,芜湖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--青弋江文化,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。
而如今,花街,米市街,鱼市街,大成殿,周瑜点将台,城隍庙 ,南正街,儒林街,孔庙……这些老芜湖人熟悉的古迹已名存实亡。
流传着胡适和张恨水两位学者故事的芜湖最古老商业街——南门湾
坐落于古城内的南门湾是芜湖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,形成于宋代,至今已有千年历史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,芜湖为加强防卫,再次修筑城垣,历时五年,于万历八年(1580年)建成。街口正对城南门——长虹门,由南门进城,沿街缓行百二十步,就需拐弯而行,故此街被称为南门湾。
萧家巷
肖家巷原名“萧家巷”,是芜湖古城内著名、最复杂的街巷,其主巷道为南北走向,南从丁字街,北至东内街,全长290米,宽2米多,主巷东侧有两条平行的支巷,长约100米,东西走向,连接官沟沿。西侧还有一条支巷,与花街相接。清乾隆年间铺为弹石路面,20世纪80年代后改为水泥路面。“一条萧家巷,半座芜湖城”。萧家巷,因萧云从而得名,建国后才改名肖家巷。
东门大砻坊
“砻”就是去掉稻壳的农具,形状略像磨,多以竹、泥制成的。“砻坊” 经营稻谷去壳加工的手工业作坊。“大砻坊”呢?就是比“稻谷去壳加工作坊”大的多的多稻谷去壳工厂,也就是指中国最早的三家机制粮食加工厂之一:芜湖益新米面公司。这里曾是芜湖鼎鼎有名的“十里长街”,也是“中国四大米市”的集散地。
木砻工具
2013年在大砻坊原址开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目前已竣工,大砻坊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新生。
芜湖老火车站
芜湖老火车站,始建于1933年,截止2015年老火车站拆除已有82的历史了,它记载了几代芜湖人的悲欢离合。
2015年11月27日,从昆明开往南京的k156次列车,成为老芜湖站送出的最后一趟列车。
原来芜湖有这么多的老建筑
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消失
在怀念老芜湖的时候
我们也在为新芜湖的发展而骄傲
除了这些小编收集的这些
你还记得哪些芜湖老建筑呢
来源:吃乐芜湖
芜湖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